老實講,太魯閣或許對台灣當地人(我)來說,是來到不想再來了!!因此小時候跟阿公阿媽或是爸爸媽媽公司旅遊,有一站一定是太魯閣,真的玩到不想再玩了!
但這次跟著Ted騎自行車之旅,卻發現不一樣的太魯閣~說真的,要來這裡真的騎車比較好玩!!
ß這部是車友的,我們是小折,沒辦法跟人家比,所以借來拍拍!
首站就是在女兒的國語課本裡出現的砂卡礑步道。而這個步道,我也是看到女兒的國語課本才知道有這條的。所以這次花蓮太魯閣自行車行,這個點就不能放過啊~~
ß砂卡礑步道入口處。
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,一出隧道口右側就可以看到砂卡礑步道的入口。建議車子可以往前開一點有停車場可以使用。若人太多時,建議還是回開至太魯閣遊客中心,再走過來,才15分鐘不會很遠也不熱!
注意看,橋上的獅子表情都不一樣哦!
然後要走大約三~四樓高的鐵梯才會下到步道。
天氣好時,從橋下往上拍,再加上拱橋的弧度,真的很漂亮!
這就是今天要走的砂卡礑步道。
其實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,日治末期所建,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。後來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(詳情請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介紹)。
這是一條嵌在崖壁裡的步道,十分鬼斧神工。而整個步道十分平緩,因此走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累,或是熱!根據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介紹,這裡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、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,皆屬於變質岩。
幾乎伸手就可以摸到頭頂的岩石,所以身高太高的,要留意頭部有撞傷的危險!
走到一半時,就會出現像這樣的路,根據原住民的說法,叫「伊亞峽谷」。太魯閣語伊亞(Iyax)即指峽谷的意思。這個峽谷就好像是進入砂卡礑世界的大門一樣,守護著砂卡礑溪沿岸部落的居民。
沒錯!這條步道不是單純的觀光步道,還有居民出入,因此在行走時若聽到摩托車聲,要讓步哦~~畢竟這裡是他們的家鄉!
ß路邊有不少這類標示。
整段步道伴著砂卡礑溪前進著,但因為步道距離溪邊有段距離,再加上欄杆圍著,因此無法下去親近溪水。
ß第2觀景台,註明距離終點還有多遠。
但遠觀也有遠觀的美麗!溪水清澈見底,讓人走起來心曠神怡!
快到五間屋的地方,有塊大石頭,從某個角度長得像青蛙!很多人在這裡拍照哦~~
ß當然也要不落俗地拍一張閃恩愛照!
五間屋到了
所謂的五間屋,指的是在這裡擺設的五間小攤販而已。這裡有原住民的手作藝品,及販售當地野菜、小米汁及馬告香腸。對了!馬告香腸很好吃哦!因為會爆漿的!來不及記錄!
雖然有路標指路,但…
到了五間屋之後都不能走了!殘念啊!
但這裡可以下到溪邊玩水,不不不,是拍照,可是唯一的樂趣!溪裡波光粼粼,真的好美哦!
整個行程,來回不過1~1個半小時,慢慢走很舒服,很適合一家大小老老少少一同來散步,吸收日夜精華~哦,不,是芬多精!當然,建議愈早愈好,不然,會跟觀光團擠,什麼樂趣都沒了!!
ß這是我們早上約八點進去時,遊客很少!
ß這是我們早上10點出來時,從橋上照,很驚人吧!
太魯閣。砂卡礑步道》》
地址: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(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)
電話:(03)862-1100 ~ 6
傳真:(03)8621263
服務時間:上午 08:30 至下午 04:45
特色:■有停車場,但若停滿請至太魯閣遊客中心停車再步行 ■適合親子:0~99歲 □無廁所
延伸閱讀》【花蓮哪好玩】吉安。自強路上豬血湯米粉炒http://bobo249.pixnet.net/blog/post/43729366